崇敬是每個宗教固有的部分,雖然不同宗教之間對於崇敬的實踐方式也不相同。宗教和崇敬之間解不開的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常識,認知崇敬代表著敬慕忠誠與奉獻。這種獨特的態度和行動,宗教的功能性定義當中,有這樣清楚的含意:「終極重要性的狀態」或「終極蛻變的方法」。崇敬是朝向強烈興趣。崇敬的態度與行為,在宗教的實質定義中變得更明顯:「符合個人與社會存在的超凡基礎。」崇敬是朝向超人的力量。不管是以哪個定義來研究宗教,所有宗教都是以崇敬開始,以崇敬結束。
崇敬的概念所包含的態度及行為範圍,延伸到整個宗教的活躍面。以最廣泛的範圍來看,崇敬包括所有儀式、典禮、慶典、實踐、紀念或為了神聖的目的而在神聖的環境裡進行服務。以這個見解,崇敬的表現可以涵蓋全部,從大眾慶典到私人沉思,從嚴肅的慶典到習俗慣例。但「崇敬」一詞通常都是指透過有紀律的行動過程,刻意耕耘不間斷的宗教信仰、價值觀和情感。因此,崇敬讓整個人處於神聖儀式下的固定模式,正如特定的宗教傳統所定義的。當然不同宗教傳統之間,對於崇敬的對象、形式與場合,都有所不同,這取決於他們對於神和人類真實性的獨特瞭解。
四、(一)山達基的崇敬對象
在宗教的長遠歷史中,崇敬的對象涵蓋了一切,從超自然力量到大自然地標,從看不見的力量到英雄人物,從抽象的原則到具體的符號。但是歷史學家阿諾湯恩比,曾經指出人類各種崇敬行為可以簡化為三個對象或目的──大自然、人類及最終真實性,這最終真實性不是大自然或人類,不過是依靠它們而存在,同時也超越它們。
大部分宗教歷史學家都同意宗教最早的形式,根植於對於大自然現象,或對於教區社群的崇敬。古代的多神主義,就是慶祝自然環境或人類世界中的力量和潛在可能。這些崇敬的形式,絕對沒有從地表上消失。但那幾個偉大的「世界宗教」,都是將焦點放在對於最終真實性的崇敬,最終真實性是超越自然和歷史的。
這最終真實性在不同的宗教中,有不同的看法。廣泛地說,西方宗教猶太教、基督教與回教,都是以個人觀點來瞭解這個絕對真實性。這些傳統崇敬個人的真實性,它可以廣為人知,並扮演好相對關係中的角色。這些一神論宗教的崇敬,最終把目標放在與這個人的溝通。相反的,再次廣泛地說,印度教、佛教和道教,這些東方宗教,都認為這個最終真實性是非人類。這些傳統崇敬一個統合的真實性,能夠以內在修為去瞭解和經歷它。這些一元論宗教的崇敬,最終會尋求與這位非人類存在個體統合。
山達基明確歸屬於那些宗教,他們的崇敬是指向最終真實性,超越自然秩序和人類存在,同時維持並滿足兩者。以上所提到的,山達基宗教生活中的終極目標就是生存,「透過至高之神」或「以無限」。如我們看到的,聽析和訓練是山達基教會的主要崇敬形式。這些崇敬活動,賦予能力並協助山達基人生存,與興盛繁榮橫跨所有八大動力。這些靈性的練習,產生健康且快樂的個人、家庭和團體。但最終,崇敬能讓每一位山達基人發現自己是靈性宇宙的精神個體,徹底超越肉體和物質世界。
因此,山達基對最終真實性的瞭解,相對於西方的一神對應,其實更類似於東方宗教的神祕傳統。雖然山達基教會堅決相信上帝的存在,但它並沒有關於上帝本質的教條。山達基人可以用人格化或非人格化的方式,來表徵上帝的概念,只要他們堅信上帝的真實存在。然而,最重要的一部分,他們認為上帝並不像是一個人,能夠指揮個人奉獻和服從,而像是靈性力量,能促使個人探索和發掘。上帝是位於內在,而不是外在,透過個人經驗,而不是教義的教導。
四、(二) 山達基的崇敬形式
宗教裡的崇敬形式各有不同,取決於該宗教對於神聖和人類真實性的獨特瞭解。西方與東方宗教傳統裡的崇敬形式,在兩者之間可以做某種廣泛的推論。並不像西方宗教傳統,其中關於崇敬的教理,是將焦點放在祈禱和讚美,如同人一般的上帝;東方宗教關於崇敬的教理,是集中在冥想和辨識一個非人的終極存在個體。早期宗教頌揚個人與至高之神之間的關係,後者建立真我與最終實相之間的聯結。
雖然山達基是個獨特的宗教,有自己獨特的崇敬形式;相較於西方信仰的奉獻行為,這些形式更類似於東方宗教的靈性教義。就如同其中類似於東方的部分,山達基教會裡的崇敬過程,是種高度紀律且深耕的過程,為了自我審視及自我發展。這些靈性方面的修習,是要提升個人的覺察力和能力,廣泛分成聽析和訓練這兩種類型,也就是山達基通往完全自由之橋的兩邊。
山達基聽析,有些類似於基督教告解和佛教冥想,是一種靈性諮詢,可以讓一個人發現他或她的身分,其實是一個精神個體,擁有無限的生存潛能。
山達基聽析,有些類似於基督教告解和佛教冥想,是一種靈性諮詢,可以讓一個人發現他或她的身分,其實是一個精神個體,擁有無限的生存潛能。聽析範圍從非常簡單的,到更具有探索性的宗教經驗,進展到橋上越來越高的位置。山達基人相信最高階層的靈性覺察力與能力,只能藉由完成各個等級的聽析來獲得。較低階層的聽析,能讓人到達「清新者」的靈性狀態,在這裡一個人可以擁有理性和有生產力的生活,另外更高階層的聽析被稱為「運作中的希坦」階層,協助希坦能直接影響生活、物質、能量、時間與空間。
山達基的訓練類似猶太教、基督教、印度教和佛教裡的經典學習與宗教指導,透過宗教教育獲得知識以進行靈性聽析,然後獲得自由。山達基訓練的廣大範圍,分成許多課程,從較低階層教導基本原理的課程,到更高階涵蓋戴尼提與山達基完整哲學和技術資料的課程。以這邏輯,訓練提供的靈性洞察力與聽析相當。的確,山達基人的信仰實踐,是依賴於使用山達基的原理和技術進行聽析和訓練,兩者的地位是相同的。如果沒有通往完全自由之橋的兩邊,一個人無法獲得完整的靈性覺察力及天賦。
所有宗教裡的主要崇敬形式,是要朝向神聖的對象,並且能表達靈性經驗,也有其他儀式是以崇敬的內涵和精神例行在執行。這些其他的實踐活動的原則,是人生旅途的儀式,標示出個人及公共生活中的變遷,及轉變的偉大時刻。每個宗教都有針對信徒生命週期,與傳統的神聖歷史,舉辦慶祝儀式,山達基也不例外。山達基教會定期慶祝命名儀式、婚姻與葬禮,根據山達基儀式,也紀念他們日常生活中,以及在信仰的神聖歷史中,光榮的日子。
四、(三) 山達基的崇敬場合
在宗教的歷史中,崇敬可能會在私人或大眾聚會裡。崇敬不侷限於宗教社群的正式儀式與集體慶祝活動。私人崇敬經常發現在家裡,取決於一定的時間(例如三餐或起床和就寢時)。基督教的每日禱告、猶太人的祝禱儀式、回教的每日禱告、印度教的吟詠儀式,和佛教的靜坐冥想,都是真正的表達崇敬,雖然是在個人家中的隱私,或甚至是在心靈深處。但崇敬也是大眾場合,不管是舉辦在眾人的大型聚會,或只是有眾人陪伴。在西方一神論宗教裡,團體崇敬是大眾崇拜的標準模式。人們要說的話,以正規的祈禱和讚美呈給上帝,然後上帝的旨意,以經典和註解的方式回覆給人們。東方的一元論宗教裡,大眾崇敬的模式有一些不同。當然,有許多複雜的儀式與節慶活動,以集體的方式舉辦。但是每個進行崇敬的信徒,通常都是聚集在大眾場合,在這裡每個進行崇敬的信徒,會吟誦與表演既定的儀式用詞和動作,作為個人表現虔誠的行動。不管是哪種大眾崇敬的模式,崇敬的儀式舉辦取決於一種專家,他們專精於崇敬的方法和崇敬的意義。
類似於其他宗教,山達基教會裡的崇敬可能發生在私人以及大眾聚會。聽析的進行可以在任何安靜、零干擾的環境,例如在家裡。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,這是由一位受過高度訓練的個案督導長,透過使用聽析期間的書面紀錄,來進行督導。絕大多數在教會進行的聽析,都會設定專門的空間,以及在哪裡可以迅速獲得個案督導長和其他人的協助,以幫助這些宗教服務的時程安排和執行。家庭函授課程,是設計來指引一個人穿越戴尼提和山達基的基礎書籍,然而這些是少數的例外;所有的正式訓練都是在教會建築物裡,都是在受過訓練的課程輔導員之下而執行的。在某些更高階層的聽析,「OT」階層是以「獨自聽析」的方式進行。在這個例子中,一個山達基人遵循精確的指示,獨自聽析自己,他同時是聽析員也是接受聽析的人。然而獨自聽析,只有在高階機構或旗艦服務機構的保護之下才能進行;在那裡,聽析期間的文字記錄會由個案督導長按照慣例審視,以確保聽析是依循相關經典,並且預期的靈性收穫都有達到。雖然聽析和訓練往往是個人的,而不是山達基對於崇敬的團體紀律;就如同佛教徒在靈性導師的指示下,在佛教徒中心進行冥想;或猶太教學生在法典學者的指導下學習律法。
不管是如何評斷進行崇敬的場合──私人或大眾、單獨或群體──在每個宗教裡,進行崇敬的中心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這樣的崇敬中心,有不同的名字而且呈現不同的建築物。山達基教會、猶太教堂、清真寺、廟宇、印度教聚會所、神殿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外觀和感覺, 但他們的宗教目的與功能相當類似。這些「崇敬場所」提供神聖的場地布置,符合該宗教的「神聖服務」會在這裡規律地舉行。像任何宗教一樣,山達基的教會有他們獨特的氛圍, 但它們同時是私人與大眾崇敬服務的中心。
四、(四) 結論
以我專業訓練的立場與上述的學術研究總結,我相信山達基是崇敬的團體。身為一個新宗教,山達基教會的崇敬形式是獨特的,且符合其對於神性和人類真實性的獨特瞭解。但類似於其他宗教,山達基崇敬的目的是要加深靈性覺察力,並發展靈性能力遍及個人、家庭、社群,最終到全世界。
朗尼.D.克里夫爾
1994年9月26日